酒后驾车肇事者成植物人该怎么办?


当酒后驾车肇事者成了植物人,这是比较复杂的情况,涉及到民事赔偿责任和可能的刑事责任。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处理办法。 从民事赔偿角度看,即便肇事者成了植物人,他仍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所以,受害者可以要求肇事者进行民事赔偿。 由于肇事者成了植物人,可能无法亲自参与诉讼和赔偿执行。此时,可以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参与诉讼。法定代理人通常是其配偶、父母、成年子女等近亲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规定,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由他的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法定代理人之间互相推诿代理责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为诉讼。 赔偿的资金来源方面,如果肇事者有个人财产,那么可以用其个人财产来支付赔偿费用。如果肇事者有保险,比如交强险,受害者可以先从交强险中获得一定的赔偿。交强险的赔偿是不考虑肇事者的责任状态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道路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保险公司不予赔偿。 若肇事者没有足够的个人财产来赔偿,受害者可以与肇事者的家属协商,看是否可以分期赔偿。如果协商不成,受害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肇事者的财产。法院可以依法对肇事者的财产进行查封、扣押、拍卖等,以实现受害者的赔偿权益。 从刑事责任角度,酒后驾车本身就可能构成危险驾驶罪或交通肇事罪。即使肇事者成了植物人,刑事责任的认定和追究可能会因实际情况有所不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若肇事者酒后驾车造成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但考虑到肇事者成了植物人,在司法实践中,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继续追究刑事责任以及如何执行刑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