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被商标权恶意投诉该怎么办?


当商家遭遇商标权恶意投诉时,不必惊慌,可按以下步骤妥善应对。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商标权恶意投诉。商标权恶意投诉指的是投诉人并非基于维护自身合法商标权益,而是出于不正当目的,如打击竞争对手、获取不当利益等,对商家发起的商标侵权投诉。这一行为严重干扰了商家的正常经营秩序。《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商标代理机构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委托人申请注册的商标属于本法第四条、第十五条和第三十二条规定情形的,不得接受其委托。若存在恶意投诉行为,相关责任人可能会受到法律制裁。其次,商家应收集证据来证明自身的清白。证据是应对恶意投诉的关键。商家需要收集能够证明自己使用商标的合法性、商品来源的正规性等方面的证据。比如,保留与供应商的采购合同、发票,以证明商品的合法来源;收集商品的宣传资料、销售记录等,证明自己使用商标的时间和范围。这些证据将有力地支持商家的抗辩。再者,积极与投诉方沟通。在收集完证据后,商家可以尝试与投诉方进行沟通。通过和平友好的方式,向投诉方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证据,要求其撤回投诉。在沟通时,要保持冷静和理智,避免情绪化的表达。如果沟通能够解决问题,将节省双方的时间和精力。若沟通无果,商家可以向相关平台或机构申诉。如果是在电商平台上被投诉,商家可以向平台提交自己的证据,申请平台介入调查。平台通常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进行审核,并作出公正的处理。同时,商家也可以向商标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申诉,请求其对投诉的真实性进行调查。最后,如果恶意投诉给商家造成了损失,商家有权要求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商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要求投诉方赔偿因恶意投诉给自己造成的经济损失、名誉损失等。总之,商家在面对商标权恶意投诉时,要积极应对,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