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逼员工离职该怎么办?


当公司试图逼迫员工离职时,员工要知晓自己享有诸多合法权益,并且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维护自身权益。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公司逼迫员工离职可能采取的一些常见手段以及对应的法律性质。公司可能会采用调岗降薪的方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才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而且变更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如果公司未经员工同意擅自调岗降薪,这就属于违反劳动合同约定的行为。例如,原本员工是从事行政工作,公司突然将其调到销售岗位,且大幅降低工资,这种情况在没有协商一致的前提下是不合法的。 还有可能公司会增加不合理的工作量,以此来迫使员工主动离职。从法律角度看,用人单位安排工作任务应在合理范围内,若超出正常工作强度,导致员工无法承受,这也可能构成对员工权益的侵害。 当遇到公司逼离的情况,员工要做好证据收集工作。像公司的调岗通知、降薪文件、增加工作量的工作安排等书面材料,还有与公司领导沟通的聊天记录、邮件等,这些都可以作为维权的证据。 员工可以先尝试与公司进行协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七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通过协商,明确表达自己的诉求和立场,要求公司停止不合理的逼离行为。 如果协商不成,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于公司的违法行为会依法进行处理。 此外,员工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员工可以在规定的时效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要求公司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比如恢复原岗位、支付足额工资等。 要是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员工还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公正的审理和判决。总之,员工在面对公司逼离时,要保持冷静,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