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人不能清偿债务该怎么办?


当债务人不能清偿债务时,债权人可以采取以下合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首先,可以与债务人进行协商。这是比较温和的解决方式,债权人可以和债务人坐下来好好谈一谈,了解债务人不能清偿债务的原因,共同探讨解决方案。比如,双方可以协商延长还款期限,给债务人更多的时间来筹集资金;也可以协商以物抵债,债务人用自己的物品来抵偿债务。这种方式的好处是能避免伤和气,同时有可能快速解决问题。依据《民法典》中关于合同变更的相关规定,只要双方协商一致,就可以变更合同的履行方式和期限等内容。 如果协商不成,债权人可以考虑申请支付令。支付令是人民法院根据债权人的申请,向债务人发出的限期履行给付金钱或有价证券的法律文书。债权人向法院提出申请后,法院会对申请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就会向债务人发出支付令。如果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既不提出书面异议又不履行支付令的,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民事诉讼法》规定,债权人请求债务人给付金钱、有价证券,符合一定条件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另外,还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债权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债务人偿还债务。在诉讼过程中,债权人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如借条、转账记录等,以证明债务的存在。法院经过审理后,如果判决债权人胜诉,而债务人仍然不履行判决的,债权人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民事诉讼法》对起诉的条件、程序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为债权人通过诉讼途径解决纠纷提供了法律依据。 在强制执行阶段,法院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强制债务人履行债务。比如查询、冻结、划拨债务人的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债务人的财产等。同时,如果债务人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判决,还可能会面临罚款、拘留等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刑法》中规定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以保障司法判决的权威性和执行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