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侵权了应该怎么办?


当被告侵权时,可按以下步骤应对: 首先,要积极应对诉讼,千万不能消极逃避。在我国,法院不会因为被告不出庭就停止案件的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这意味着如果被告不出庭,法院会根据原告提供的证据和陈述进行判决,被告可能会因此失去为自己辩护的机会,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其次,仔细查看原告的起诉状和所提供的证据。起诉状里会详细说明原告认为被告侵权的事实和理由,以及要求被告承担的责任。原告提供的证据则是支持其主张的依据。被告要认真分析这些证据是否真实、合法,与案件是否有关联。比如在商标侵权案件中,原告可能会提供商标注册证书、侵权产品的照片等证据。被告要查看商标注册证书的有效性,侵权产品照片是否能证明是自己生产或销售的等。 然后,收集对自己有利的证据。证据可以证明被告没有侵权或者不应该承担那么多的赔偿责任。证据的形式有很多种,包括书证、物证、证人证言等。例如在著作权侵权案件中,被告可以提供自己创作作品的时间、过程等证据,证明自己的作品是独立创作的,没有抄袭原告的作品。 接下来,考虑是否有合理的抗辩理由。常见的抗辩理由有权利瑕疵抗辩、诉讼时效抗辩等。权利瑕疵抗辩是指原告的权利本身存在问题,比如商标可能已经过了有效期等。诉讼时效抗辩是指原告的起诉已经超过了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如果超过了这个期间,被告可以提出诉讼时效抗辩。 最后,如果对法律程序不熟悉,可以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律师具有专业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诉讼经验,能够为被告提供全面的法律建议和有效的代理服务。律师可以帮助被告分析案件的情况,制定合理的诉讼策略,在法庭上为被告进行有力的辩护。总之,被告侵权后要积极采取措施,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