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中货物质量要求不明又很难确定该怎么办?
在签合同的时候没太注意,没把货物质量要求这块写清楚,现在要交付货物了,才发现质量要求不明确而且很难确定。想知道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处理,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法律规定来解决这个问题,想了解下保障自身权益的办法。
展开


如果合同中货物质量要求不明又很难确定,首先,依据《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也就是双方坐下来好好商量,重新明确一下货物质量要求。 要是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那就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比如说之前双方有过类似交易,一直遵循某种质量标准,或者该行业内对于这类货物普遍有一定的质量规范,那就可以参照执行。 若通过上述方法仍不能确定的,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一条规定,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履行;没有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按照推荐性国家标准履行;没有推荐性国家标准的,按照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 总之,遇到这种情况不用慌,法律提供了多种解决途径来保障交易的公平合理。尽量通过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依据法律规定来确定货物质量标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关概念: 强制性国家标准:是为了保障人体健康、人身和财产安全等,必须强制执行的标准。 推荐性国家标准:是生产、交换、使用等方面,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而自愿采用的标准。 行业标准:是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 通常标准:是在日常交易中被普遍认可和遵循的标准。 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是根据合同双方交易的特定目的和需求确定的标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