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费没给被对方起诉了怎么办?


当面临因未支付抚养费而被对方起诉的情况时,不必过度惊慌,以下是一些应对方法和法律依据。 首先,要明确抚养费是父母或其他对未成年人负有抚养义务的人,为未成年人承担的生活、教育等费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规定,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这意味着支付抚养费是法定义务,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而拒不支付,是违反法律规定的。 接到法院传票后,应该积极应诉。积极应诉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败诉,而是给自己一个陈述事实和理由的机会。在法庭上,要如实向法官说明自己未支付抚养费的原因。如果是因为经济困难,比如失业、生病等,可以提供相关的证据,如失业证明、医院的诊断证明等。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如果确实是暂时经济困难,无法一次性支付拖欠的抚养费,可以向法院提出分期支付的请求。根据法律规定,法院在判决抚养费的支付方式和金额时,会考虑支付方的实际经济能力。如果法院认为分期支付是合理的,会在判决中予以支持。 如果法院最终判决要求支付抚养费,就必须按照判决执行。如果拒不执行,可能会面临强制执行措施,如冻结银行账户、查封财产等。情节严重的,还可能会被司法拘留,甚至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总之,在面对因未支付抚养费被起诉的情况时,要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与对方和法院进行沟通,尽力履行自己的抚养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