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遗嘱内容不真实该怎么办?

我家里老人去世后留下一份遗嘱,可发现遗嘱里有些财产情况和实际不符,内容感觉不真实。我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处理,也不知道这份遗嘱还有没有效力,希望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规定和解决办法。
展开 view-more
  • #遗嘱效力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当遇到遗嘱内容不真实的情况时,我们需要先明确一些基本的法律概念。遗嘱是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分,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而遗嘱内容不真实可能涉及多种情形,比如遗嘱中对财产的描述与实际情况不符,或者遗嘱并非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如果遗嘱内容不真实是因为遗嘱人在立遗嘱时不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那么这份遗嘱就是无效的。例如,遗嘱人在立遗嘱时患有严重的老年痴呆症,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这种情况下所立的遗嘱就会被认定为无效。 要是遗嘱内容不真实是由于受到欺诈、胁迫等因素,比如有人威胁遗嘱人按照他们的意愿来写遗嘱,或者欺骗遗嘱人让其在遗嘱上签字,这样的遗嘱同样不具有法律效力。另外,伪造的遗嘱以及被篡改的遗嘱内容也是无效的。比如有人模仿遗嘱人的笔迹伪造了一份遗嘱,或者私自更改了遗嘱中的财产分配内容。 当发现遗嘱内容不真实时,相关利害关系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首先,可以尝试与其他继承人进行协商,看能否达成一致的处理意见。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需要提供证据来证明遗嘱内容不真实。例如,可以提供财产的相关证明文件,以证明遗嘱中对财产的描述与实际情况不符;或者提供证人证言,证明遗嘱人在立遗嘱时受到了欺诈、胁迫等。人民法院会根据查明的事实和相关法律规定,对遗嘱的效力作出判决。如果遗嘱被认定为无效,那么遗产将按照法定继承的方式进行分配。法定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等。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