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被告专利侵权应该怎么办?


当公司被告专利侵权时,首先不要慌乱,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处理。 第一步,审查对方的专利有效性。专利并不是一经授权就必然有效,有可能存在不符合专利授权条件的情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四十五条规定,自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公告授予专利权之日起,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认为该专利权的授予不符合本法有关规定的,可以请求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宣告该专利权无效。所以公司可以通过专业的专利律师对对方的专利进行全面分析,看是否存在可以宣告无效的情形,例如该专利不具备新颖性、创造性或实用性等。 第二步,收集证据。一方面要收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侵权的证据,比如公司产品或技术的研发时间早于对方专利的申请时间,以此证明自己的技术有独立的研发来源。另一方面,也要收集与案件相关的其他证据,如生产记录、销售合同等,以便在诉讼中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证据的收集在整个侵权诉讼中至关重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等,这些证据都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 第三步,积极与对方沟通协商。在了解案件情况后,可以尝试与对方进行沟通,看是否能够达成和解协议。如果双方能够通过协商解决纠纷,不仅可以节省时间和成本,还能避免对公司声誉造成过大的影响。协商的内容可以包括赔偿金额、停止侵权的方式等。 第四步,如果协商不成,就要积极准备应诉。要确定合适的诉讼策略,选择专业的律师代理案件。在诉讼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按时提交答辩状、参加庭审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被告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答辩状,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在庭审中,要充分展示自己收集的证据,进行有效的质证和辩论。 第五步,关注诉讼结果。如果一审判决结果对公司不利,公司可以在规定的上诉期限内提出上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同时,无论诉讼结果如何,公司都要从中吸取教训,加强知识产权管理,避免类似的侵权纠纷再次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