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案件法院久拖不审该怎么办?


在公诉案件中,如果法院久拖不审,当事人难免会感到焦急和无奈。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应对。 首先,我们要明确法律对于法院审理期限是有规定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如果法院超出了上述规定的审理期限仍未审结案件,就属于久拖不审的情况。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当事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其一,可以向该法院的监察部门反映情况。法院内部一般设有监察部门,其职责之一就是监督法院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确保司法工作的公正、高效进行。当事人可以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向监察部门详细说明案件的情况以及久拖不审给自己带来的困扰,监察部门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和处理。 其二,向同级人民检察院反映。人民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当事人可以向检察院说明法院久拖不审的情况,检察院会依法对法院的审判活动进行审查,如果发现存在违法行为,会向法院提出纠正意见,督促法院尽快审结案件。 其三,通过合法的信访途径反映问题。当事人可以向相关的信访部门提交材料,陈述案件的情况和自己的诉求。信访部门会根据情况将问题转交给相关的责任单位进行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跟踪和反馈。 在采取这些措施时,当事人要注意保留好相关的证据,比如案件受理通知书、与法院沟通的记录等,以便在需要时能够证明自己的主张。同时,要通过合法、理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