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合同对利息约定过高该怎么办?
我之前签了一份借款合同,当时没仔细看,现在发现里面约定的利息高得离谱。我每个月还款压力特别大,都快还不起了。我想知道在法律上,遇到这种利息约定过高的借款合同,我该采取什么办法来解决呢?
展开


在借款活动中,借款合同对利息约定过高是一个较为常见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利息约定过高。利息约定过高指的是合同里规定的借款利息超出了法律所允许的合理范围。在我国,对于民间借贷的利息,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这里所说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当借款合同中利息约定过高时,借款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其一,与出借人进行协商。借款人可以向出借人说明法律的相关规定,要求降低利息,双方重新达成一个合理的利息约定。在协商过程中,借款人要摆事实、讲道理,以法律规定为依据,争取得到出借人的理解。 其二,如果协商不成,借款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借款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对过高的利息进行调整。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会依据上述法律规定,对超出合理范围的利息不予支持。也就是说,即使合同中约定了过高的利息,法院也会按照法律规定的上限来确定借款人应当支付的利息。 此外,借款人在签订借款合同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特别是关于利息的约定。如果发现利息过高,要及时与出借人沟通,避免日后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同时,要注意保存好相关的借款凭证、还款记录等证据,以便在需要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总之,法律为借款人提供了保障,当遇到借款合同利息约定过高的情况时,要积极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