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影响采购公正的违法违规行为该怎么办?
我参与了一个采购项目,在过程中感觉有一些行为影响到了采购的公正,比如有供应商和采购方工作人员私下接触频繁。我想知道这种影响采购公正的违法违规行为出现后,从法律层面该怎么处理,我该怎么做来维护公正呢?
展开


当出现影响采购公正的违法违规行为时,需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处理。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影响采购公正的违法违规行为。这通常是指在采购活动中,一方通过不正当手段干扰采购的公平竞争,比如供应商与采购人员勾结、提供虚假材料、进行商业贿赂等行为,这些行为破坏了采购应有的公正、公平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七十二条规定,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与供应商或者采购代理机构恶意串通等情形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处以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该法第七十七条也规定,供应商有提供虚假材料谋取中标、成交等情形的,处以采购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列入不良行为记录名单,在一至三年内禁止参加政府采购活动,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发现了影响采购公正的违法违规行为,相关权益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步是收集证据,这些证据可以包括书面材料、聊天记录、视听资料等能够证明违法违规行为存在的材料。然后,向采购项目的监管部门进行投诉举报,监管部门一般会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核实。如果经调查确实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监管部门会依据法律法规对相关责任主体进行处罚。同时,如果权益人的合法权益因这些违法违规行为受到损害,还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等途径要求侵权方进行赔偿。总之,维护采购公正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发现问题及时通过合法途径解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