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二手房合同要注意些什么?


在签订二手房合同的过程中,需要特别留意以下几个关键方面,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首先,合同主体要明确。在签订合同前,一定要确认售房者的身份是否真实有效。这包括查看其身份证、房屋所有权证等相关证件,确保售房者就是房屋的合法所有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所以在二手房合同中,要准确填写双方当事人的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避免出现主体不明确的情况。 其次,房屋基本信息要准确无误。合同中应详细写明房屋的地址、面积、户型、用途等基本情况。对于房屋面积,要明确是建筑面积还是套内面积,防止面积误差带来的纠纷。同时,要了解房屋的产权状况,是否存在抵押、查封等限制交易的情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下列房地产,不得转让:(一)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不符合本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条件的;(二)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的;(三)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的;(四)共有房地产,未经其他共有人书面同意的;(五)权属有争议的;(六)未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转让的其他情形。如果房屋存在上述情况,购买时需谨慎。 再者,价款及支付方式要明确。合同中要明确房屋的成交价格、付款方式、付款时间等。付款方式常见的有一次性付款、分期付款、银行贷款等。如果是分期付款,要明确各期付款的时间和金额;如果是银行贷款,要约定好贷款办理的相关事宜以及如果贷款未获批的解决办法。此外,还要明确各项税费的承担方,避免日后因税费问题产生争议。 然后,房屋交付时间和条件要清晰。合同中应约定房屋的交付时间,以及交付时房屋的状态和附属设施的情况。比如,房屋是否装修、是否包含家具家电等。同时,要明确在交付房屋时,售房者应将房屋的相关证件、钥匙等一并交付给购房者。 最后,违约责任要具体。合同中要明确双方的违约责任,当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时,应承担怎样的赔偿责任。违约责任的约定可以促使双方积极履行合同义务,保障合同的顺利履行。例如,如果售房者未能按时交付房屋,应承担逾期交付的违约金;如果购房者未能按时支付房款,也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总之,签订二手房合同是一项严谨的法律行为,务必认真对待每一个条款,如有必要,可以咨询专业的律师,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