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继承会有什么麻烦?


遗嘱继承可能会遇到不少麻烦。 首先,遗嘱本身可能存在问题。遗嘱要想有效,得符合法律规定。要是遗嘱形式不合法,比如没按自书、代书、公证等法定形式来订立,就可能被判定无效,这就像盖房子地基没打好,房子肯定不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不同形式的遗嘱都有明确要求,像自书遗嘱要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等。 其次,遗嘱内容不明确也会带来麻烦。要是遗产范围没界定清楚,继承人的权益说得模模糊糊,就容易引发争议。就好比分蛋糕,没说清楚哪块是谁的,肯定会起争执。 再者,遗嘱的真实性也可能遭到质疑。如果遗嘱被篡改、伪造,又没办法证明其真实性,那遗嘱就可能失效。这就如同一张有争议的支票,真伪难辨时就无法兑现。 另外,办理遗嘱继承的手续也较为繁琐。办理继承公证书时,需要前往继承人所归属的派出所办理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再前往被继承人生前工作单位(或居住地的居委会、村委会)开具继承人证明,还要提供继承人的身份证明文件以及被继承房产的房产证等相关证明文件。若存在多个法定继承人且仅将房产过户至其中一位继承人名下时,还需要其他继承人出具书面同意书,表示自愿放弃对该房产的继承权。之后,向房产交易中心申请办理房产权属变更手续,也要提交房屋所有权证书、已办理完毕的继承公证书、继承人本人的身份证及其复印件等资料。 最后,还有一些外部因素。遗嘱执行人能力不行或者不诚信,遗产分配就可能办不好;遗嘱里遗漏了重要继承人,这个继承人依法该有的继承权就没了;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家庭结构、经济状况等发生变化,也可能让遗嘱中的安排不再合理公平,引发潜在矛盾。 相关概念: 遗嘱执行人:指执行遗嘱内容,将遗嘱付诸实施的人 。 法定继承人:指按照法律规定有权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等 。 遗嘱继承:指按照被继承人生前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来确定继承人并继承其遗产的继承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