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包括什么内容?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是在医疗事故纠纷处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法律文件,它详细记录了对医疗事故的专业评估和判定。以下为你详细介绍其包含的内容: 首先是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及要求。这部分会写清楚患者和医疗机构的相关信息,像患者的姓名、年龄、住址等,医疗机构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等。同时,也会记录双方当事人在鉴定过程中提出的具体要求,比如患者希望鉴定医疗机构在哪些方面存在过错等。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一条,鉴定书应当包括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要求。 其次是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和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的调查材料。当事人提交的材料通常有病历、检查报告、诊断证明等能反映医疗过程的资料。医学会也会自行进行调查,收集相关证人证言、现场勘查记录等材料,这些都会在鉴定书中体现。 再者是对鉴定过程的说明。这会描述鉴定专家是如何开展工作的,比如鉴定的时间、地点,专家们是通过何种方式对材料进行分析讨论的等。 然后是医疗行为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这是判断是否构成医疗事故的重要依据。如果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违反了这些规定,那么就有可能存在过错。例如,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就属于违反诊疗护理规范。 接着是医疗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也就是说,要判断患者的人身损害是不是因为医疗机构的医疗过失行为导致的。如果存在因果关系,那么医疗机构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再就是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根据过失行为对损害后果的影响大小,责任程度可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比如,如果医疗机构的过失行为是导致患者损害的直接原因,可能就会被判定为完全责任。 最后是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对医疗事故患者的医疗护理医学建议。医疗事故等级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而医疗护理医学建议则是针对患者的情况,给出后续治疗、护理等方面的专业意见。 综上所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涵盖了多方面的重要内容,它是处理医疗事故纠纷的关键依据,能帮助明确各方责任,保障患者和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