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保护范围包含哪些内容?


专利保护范围是指专利权效力所及的发明创造的技术特征和技术幅度。它是判断专利侵权的重要依据。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不同类型专利的保护范围。 首先是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五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这意味着,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主要由权利要求书来确定。权利要求书是申请人在申请专利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用以确定专利保护范围的文件。它会明确记载发明或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比如,一项发明是一种新型的自行车刹车装置,权利要求书中会详细描述该刹车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等技术特征。在判断是否侵权时,就会将被控侵权产品或方法与权利要求书中的技术特征进行对比。如果被控侵权产品或方法包含了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或者与权利要求书中的技术特征等同,那么就可能构成侵权。 其次是外观设计专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五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为准,简要说明可以用于解释图片或者照片所表示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外观设计专利主要保护产品的外观,包括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用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例如,一款手机的独特外观设计,其屏幕形状、机身线条、按键布局等都可能受到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在判断外观设计专利侵权时,会将被控侵权产品的外观与专利图片或照片中的外观进行整体观察和综合判断。如果两者在整体视觉效果上无实质性差异,就可能被认定为侵权。 此外,在确定专利保护范围时,还需要考虑一些特殊情况。比如,专利的保护范围可能会受到现有技术的限制。如果一项专利技术在申请专利之前已经被公开,那么这部分公开的技术就不能纳入专利保护范围。同时,专利申请人在申请过程中对权利要求书进行的修改、放弃等行为,也可能会影响专利的保护范围。总之,专利保护范围的确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