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种情况下拆迁补偿能达到3倍?


在我国,法律当中并没有统一规定在某一种情况之下拆迁补偿款是三倍。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七条规定,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市、县级人民政府还应当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助和奖励。但这里面并没有提及会出现三倍补偿的特定情况。 通常拆迁补偿是基于公平合理原则,参考房屋实际价值、当地市场行情等多种因素来确定。有时可能存在拆迁方与被拆迁人基于自愿协商,最终达成三倍补偿的协议,但这并非法定的必然情况。 比如承租房屋企业,其补偿金额计算公式为:补偿金额等于,重新租赁租金减去原租金,再乘以剩余租赁时间,在加上设备搬迁安装费,加上解聘员工的安置补偿费,加上停产停业损失,加上奖励和补助,加上其他无形资产损失。承租土地上自建房企业,补偿金额计算公式为:补偿金额等于,重新租赁租金减去原租金,再乘以剩余租赁时间,加上房屋面积乘以房屋重置成新价,加上附属物及设备损失及重置成新费,加上设备搬迁安装费,加上解聘员工的安置补偿费,加上停产停业损失,加上励和补助,加上其他无形资产损失。从这些常见的补偿计算方式中,也看不到直接指向三倍补偿的情形。 所以总体而言,不能一概而论地说在某种特定情况下就一定能获得3倍拆迁补偿,要结合具体拆迁项目、当地政策以及双方协商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 相关概念: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是为了规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活动,维护公共利益,保障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而制定的法规。 停产停业损失:是指因征收房屋导致被征收人不能正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所造成的损失。 房屋重置成新价:是指对房屋进行重新建造所需的成本,结合房屋的新旧程度等因素得出的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