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传闻证据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

在处理一起民事纠纷时,对方提供了一些传闻证据,比如第三方转述的对话内容。我想知道,在中国的法律体系中,传闻证据在什么情况下是可以被采纳的?是否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另外,传闻证据的效力如何?如果我想反驳这些证据,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展开 view-more
  • #传闻证据
  • #证据规则
  • #民事诉讼
  • #法律效力
  • #证据反驳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传闻证据,简单来说,就是证人通过转述他人陈述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在中国的法律体系中,传闻证据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在特定情况下仍然可以被采纳。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意见等。虽然法律没有直接提及“传闻证据”,但证人证言中可能包含传闻成分。 传闻证据的可采性主要取决于其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七条,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是判断证据是否可以被采纳的关键因素。如果传闻证据能够通过这三方面的审查,法院可以酌情采纳。 然而,传闻证据的效力通常较低。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八条,直接证据的证明力一般大于间接证据。因此,传闻证据作为间接证据,其证明力往往不如直接证据。 如果你想反驳传闻证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质疑传闻证据的真实性:你可以指出传闻证据的来源不明,或者转述过程中可能存在误解或篡改。 2. 质疑传闻证据的合法性:如果传闻证据是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的,比如侵犯他人隐私,你可以主张该证据不应被采纳。 3. 质疑传闻证据的关联性:你可以指出传闻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缺乏直接联系,无法证明案件的关键事实。 总之,传闻证据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被采纳,但其效力通常较低。如果你需要反驳传闻证据,可以从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三个方面进行质疑。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