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提出中止执行?
在司法执行程序中,中止执行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它能在特定情况下暂时停止执行程序,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当事人可以提出中止执行的情况。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这意味着,如果申请执行人出于某种考虑,比如与被执行人达成了新的还款计划,愿意给予对方一定的宽限期,就可以主动向法院提出延期执行的申请,经法院审查后裁定中止执行。
其次,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时,也会导致中止执行。简单来说,如果案外人认为执行的财产等标的是自己的,而不是被执行人的,并且能提供合理的证据和理由,法院经过审查认为其异议成立,就会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例如,法院要执行被执行人名下的一套房子,案外人提出该房子是自己出资购买,只是登记在被执行人名下,并且有购房合同、付款凭证等证据,这种情况下法院就可能中止对该房子的执行。
再者,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执行程序也会中止。比如在一个债务纠纷执行案件中,被执行人突然去世,此时需要等待其继承人确定是否继承遗产以及是否愿意承担债务,在这个过程中,执行程序就会暂时中止。
另外,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同 样会导致中止执行。比如一家公司在执行过程中破产清算,在确定新的权利义务承受人之前,执行程序会暂时停止。
最后,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也会导致执行中止。这是一个兜底条款,由法院根据具体案件情况来判断。例如,执行的标的物存在权属争议正在其他法院审理等情况,法院可能会裁定中止执行。
总之,当事人可以在符合上述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提出中止执行申请,但最终是否中止执行,需要由人民法院进行审查和裁定。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公司免除职务是否违法?
合同诈骗能获得违约金赔偿吗?
税款滞纳金应做什么会计科目?
小规模纳税人有哪些政策?
小孩户口去哪里办理?
省内就医是否无需备案?
夫妻一方丧偶后房屋怎么过户?
医院预交金一般够用吗?
信托是否可以避免离婚分财产?
个人退税只退了一半该怎么办?
征地纠纷应当由谁处理?
发生交通事故后,如何确定责任?
农村房产证名字变更为子女名字的流程和费用是怎样的?
债务人没钱还债该怎么讨回债款?
如何投诉实体店商家?
起诉离婚诉讼书怎么写?
无效合同的概念是什么,如何认定无效合同?
公司对于员工被行政拘留的情况可以如何处理?
核能发电站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征地程序违法会被撤销吗?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