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被告人几天能收到起诉书?


在了解被告人多久能收到起诉书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不同诉讼类型的程序。在我国,诉讼主要分为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不同类型的诉讼,法律对于送达起诉书的时间规定是不一样的。 首先来看民事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也就是说,在民事诉讼中,一般情况下被告人会在法院立案后的五天内收到起诉书副本。这里的起诉书副本,简单来说就是原告写的状子的复印件,上面会详细说明原告告你的原因、要求你承担什么责任等内容。 接着是刑事诉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这里虽然没有直接说被告人收到起诉书的时间,但在实际操作中,检察院提起公诉后,法院会及时安排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人,一般会在开庭前十日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这是为了让被告人有足够的时间准备辩护。 最后是行政诉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所以在行政诉讼里,被告人通常也是在法院立案后的五天内收到起诉书副本。 不过,这些时间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在实际的司法实践中,可能会因为一些特殊情况导致送达时间有所变化。比如,被告人下落不明,法院可能需要通过公告送达的方式来送达起诉书,公告送达的时间就比较长,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三十日,即视为送达。又或者遇到不可抗力等特殊情况,也可能会影响送达的时间。所以,如果想确切知道自己作为被告人多久能收到起诉书,建议多和受理案件的法院进行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