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了谅解书几天后生效?


谅解书是刑事案件中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其家属之间,就刑事案件的结果达成和解,被害人一方所出具的具有法律性质的书面文件。它的生效时间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的统一规定,下面从不同情形来为您进行分析。 一般情况下,当双方自愿签署谅解书,并且签署完成后,谅解书即刻生效。这里的自愿是指双方都没有受到威胁、强迫等情况,是真实的意思表示。从法律原理上来说,这遵循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生效的规定。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只要谅解书符合这些条件,签字完成就意味着双方意思表示达成一致,此时谅解书就开始产生效力。 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形下,谅解书可能会附条件或者附期限生效。如果双方在谅解书中明确约定了生效的条件或者时间,那么就需要按照约定来确定生效时间。比如,双方约定在犯罪嫌疑人支付完一定数额的赔偿款后谅解书才生效,那么只有当赔偿款支付完毕这个条件达成时,谅解书才会生效。这种附条件或附期限的约定,也是基于《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条和第一百六十条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或附期限。 此外,如果存在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谅解书,那么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一旦被撤销,该谅解书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这是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一百五十条等关于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的规定。 在实际操作中,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建议双方在签订谅解书时明确约定生效的时间和条件,并将相关内容清晰、准确地写在谅解书中。同时,保存好签署过程中的相关证据,如签字的视频、双方的聊天记录等,以备不时之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