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通事故中,哪些情况下保险不会进行赔偿?


在交通事故中,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保险不赔的情况: **交强险不赔的情况:** - **驾驶人资格问题**:如果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或者醉酒驾驶,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垫付抢救费用后,有权向致害人追偿,对于造成受害人的财产损失,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例如,某人无证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垫付抢救费用后会向其追偿,财产损失部分不赔。法律依据是《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一款。 - **车辆被盗抢期间肇事**:被保险机动车被盗抢期间肇事的,保险公司在垫付抢救费用后有权向致害人追偿,财产损失不赔。比如车辆被盗后,盗贼驾驶该车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按规定处理。 - **被保险人故意制造事故**:被保险人故意制造道路交通事故的,保险公司同样在垫付抢救费用后有追偿权,财产损失不赔。 - **受害人故意造成损失**:道路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保险公司不予赔偿。例如,行人故意冲向行驶的车辆造成自身伤亡,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依据是《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二款。 **商业险不赔的情况:** - **找不到第三方责任人**:机动车损失保险中应当由第三方负责赔偿而无法找到第三方的,保险可能不赔。例如,车辆停在路边被不明车辆刮擦,找不到肇事车辆,这种情况下可能无法获得全部赔偿。 - **违反安全装载规定**:因违反安全装载规定增加风险的,保险公司可能会减少赔偿。比如货车超载运输发生事故,保险公司会根据规定减少赔偿比例。 - **自行协商无法证明事故原因**:被保险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选择自行协商方式处理交通事故,但不能证明事故原因的,保险可能不赔。 - **非指定驾驶人或行驶区域**:投保时指定驾驶人,保险事故发生时为非指定驾驶人使用被保险机动车而增加的风险;投保时约定行驶区域,保险事故发生在约定行驶区域以外而增加的风险,保险公司可能会减少赔偿。 - **多次保险赔偿后风险增加**:因保险期间内发生多次保险赔偿而增加的风险,保险公司可能会调整赔偿比例或拒绝赔偿。 - **车辆自身问题**:如车辆未年检、无牌照,或者发动机进水后再启动造成的损坏(保险公司认为车辆行驶到水深处,发动机熄火后,司机强行打火造成损坏,属于操作不当)等情况,保险公司通常不赔。 - **加装设备及部分零件被盗**:自己加装的设备(如加装的音响、行李尾架等)撞车造成损失,保险公司不会对这些新增设备赔偿;部分零件被偷(非全车遭抢盗,仅车上零部件或附属设备被盗窃、被抢劫、被损坏),保险公司也不赔。 - **放弃追偿权**:汽车出险后,如果是别人的责任,一定要先找对方索赔,未果时再找保险公司,并将追偿权移交给保险公司,若放弃向对方要求赔偿,就等于放弃了向保险公司要求赔偿的权利。 - **修车期间的损失**:如果车辆在送修期间发生了碰撞、被盗等损失,保险公司都不会赔偿,因为修理厂有责任妥善保管维修车辆。 - **撞到自己家人**:在第三者责任险中,被保险人或驾驶人以及他们的家庭成员的人身伤亡、及其所有或保管的财产的损失,不负责赔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