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形下信托会无效?
信托是一种基于信任,由委托人将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让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处分的制度。在我国,并非所有设立的信托都是有效的,以下几种情形会导致信托无效。
首先,信托目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时,信托无效。法律和行政法规是社会秩序的基本准则,信托的设立不能违背这些规定。例如,如果设立信托的目的是为了进行走私、贩毒等违法犯罪活动,这种信托显然是不被法律允许的,会被认定无效。《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信托目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信托无效。
其次,信托财产不能确定的,信托也会无效。信托财产是信托关系的核心,是受托人管理和处分的对象。如果信托财产不确定,受托人就无法明确自己的管理职责和范围,信托关系也就无法正常运行。比如,委托人只是泛泛地说将自己的一部分财产设立信托,但没有明确这部分财产具体是什么,价值多少,这种情况下信托就会因为财产不确定而无效。
再者,委托人以非法财产或者本法规定不得设立信托的财产设立信托的,信托无效。这意味着用于设立信托的财产必须是委托人合法拥有的财产。如果委托人用盗窃、抢劫等非法手段获得的财产设立信托,自然不能得到法律的认可。同时,法律规定某些财产不得设立信托,如法律禁止流通的物品等,如果用这些财产设立信托,同 样会导致信托无效。
另外,专以诉讼或者讨债为目的设立信托的,信托无效。信托制度的初衷是为了财产的管理和增值,而不是单纯为了进行诉讼或讨债。如果设立信托只是为了通过诉讼来追讨债务,就违背了信托制度的本质,因此这种信托是无效的。
最后,受益人或者受益人范围不能确定的,信托无效。受益人是享受信托利益的人,如果无法确定谁是受益人或者受益人的范围不明确,信托利益就无法分配,信托关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比如,委托人设立信托时只说将利益给予某一类人,但没有明确这类人的具体范围和认定标准,这样的信托就会因为受益人不确定而无效。
总之,在设立信托时,一定要确保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避免出现上述导致信托无效的情形,以保障信托目的的实现和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主播跳槽被公会起诉是否要赔偿违约金?
法院对孩子抚养权是怎么判的?
夫妻财产如何合法转移?
医疗纠纷到法院起诉是否需要花钱?
出租车被撞后该怎么处理?
被强制执行是否会冻结工资卡?
预交的诉讼费经过调解后可以退回吗?
婚后写谁的名字是否有关系?
生育报销只有第一胎可以报销吗?
定额税率和比例税率有什么区别?
退休待遇问题是怎样的?
社保费管理客户端初始密码和单位编号是什么?
公司章程经营期限是怎样规定的?
社保一定要拿实体卡吗?
公安局百警执法是什么意思?
看孩子的日记是否属于严重侵犯隐私的行为?
民间借贷逾期还款利息如何计算?
犯故意伤害罪会判刑多久?
初次参加工作人员工资支付有哪些规定?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