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况下需要适用指定管辖?
我在一个法律纠纷里,不太清楚管辖法院的事儿。听说有指定管辖这种情况,我就想知道,在哪些具体的情形下是需要适用指定管辖的呢?我希望能了解清楚,这样对我的案子处理心里能有个底。
展开


指定管辖是指上级人民法院以裁定方式,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对某一案件行使管辖权。指定管辖的实质,是法律赋予上级人民法院在特殊情况下有权变更和确定案件管辖法院,以适应审判实践的需要,保证案件及时正确地裁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要适用指定管辖。 首先,当管辖权发生争议时适用指定管辖。管辖权争议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法院对同一案件都主张有管辖权;另一种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法院对同一案件都认为自己没有管辖权。《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了的,报请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例如,A 市的甲区法院和乙区法院对某一合同纠纷案件的管辖权产生了争议,双方无法协商一致,此时就需要它们共同的上级法院,也就是 A 市中级人民法院来指定由哪个区的法院来管辖该案件。 其次,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这里的特殊原因包括事实上和法律上的原因。事实上的原因,比如发生了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事件,导致有管辖权的法院无法正常开展审判工作;法律上的原因,比如法院的全体法官都需要回避,无法组成合议庭审理案件。比如,某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地震灾害,当地法院的办公场所受损严重,无法正常办公,此时上级法院就可以指定其他地区的法院来管辖原本由该法院管辖的案件。 指定管辖在保障司法秩序和当事人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有效解决管辖权争议问题,避免法院之间相互推诿或争抢案件,确保每一个案件都能得到及时、公正的审理,让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同时,在出现特殊情况导致有管辖权的法院无法行使职权时,指定管辖也能保证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