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医疗事故后什么时候上报?
我是一家医院的工作人员,前不久医院发生了一起医疗事故。目前大家都很紧张,不知道该在什么时间上报这个事故。我想了解一下,按照法律规定,发生医疗事故后到底什么时候上报才是符合要求的呢?
展开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当发生这样的事故时,及时上报是非常重要的。 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一)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二)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这意味着,一旦出现上述这些重大情况,医疗机构必须在12小时内完成上报工作。 对于一般的医疗事故,虽然条例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的上报时间,但从法律精神和实际操作来看,医疗机构应在知悉医疗事故发生后尽快上报。尽快上报有助于卫生行政部门及时介入,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有利于医疗机构采取措施防止损害后果的进一步扩大。 如果医疗机构未按照规定及时上报医疗事故,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六条规定,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所以,及时上报医疗事故是医疗机构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 总之,重大医疗过失行为需在12小时内上报,一般医疗事故则应尽快上报,以遵循法律规定和保障各方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