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在什么情况下要报警?
我前几天开车出门时和另一辆车发生了点小刮擦,当时双方都觉得问题不大就没报警。但后来对方又反悔,说要我赔偿更多钱。我就有点慌了,也不知道这种情况当时该不该报警。想问问大家,交通事故到底在什么情况下必须要报警啊?
展开


在交通事故中,了解什么情况下需要报警是非常重要的,这能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有助于交通秩序的维护。下面为你详细介绍需要报警的情况。 首先,造成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必须报警。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一旦出现有人受伤或者死亡的情况,需要立刻拨打122报警电话,同时呼叫120急救。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发生死亡事故、伤人事故的,或者发生财产损失事故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这是因为人员伤亡的事故处理较为复杂,涉及到医疗救治、责任认定、保险理赔以及可能的刑事责任等多个方面,需要专业的交警来处理。 其次,发生财产损失事故且有以下情形的,也需要报警。一是驾驶人无有效机动车驾驶证,也就是没有合法驾驶资格的人开车发生事故。二是驾驶人有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嫌疑,酒驾和毒驾是严重的违法行为,会对公共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三是当事人不能自行移动车辆,这种情况下可能车辆受损严重,需要交警协调拖移等处理。四是一方当事人离开现场,为了避免事后责任认定不清,需要及时报警。五是有证据证明事故是由一方故意造成,故意制造事故属于欺诈等违法行为,必须由警方介入调查。 另外,如果事故车辆没有悬挂号牌、使用伪造或变造的号牌,或者车辆未投保交强险,这些情况都需要报警处理。没有悬挂号牌和使用假号牌可能涉及车辆来源不合法等问题,而未投保交强险则会影响事故的赔偿问题。交警会依法对这些违法行为进行处理。 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应冷静判断是否属于上述需要报警的情况。如果不确定,也建议及时报警,由交警来进行专业的处理和认定,这样可以避免后续可能出现的纠纷和麻烦,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