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哪些刑法法条完全体现了四要件?

我在学习刑法的时候,知道犯罪构成有四要件,分别是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我想弄清楚在我国众多的刑法法条里,哪些法条是完全体现这四要件的,希望能有人详细给我解答一下。
展开 view-more
  • #刑法四要件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我国刑法体系中,犯罪构成的四要件是认定犯罪的重要依据。犯罪主体指的是实施犯罪行为的自然人和单位;犯罪主观方面是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犯罪客观方面是犯罪行为的客观表现,比如行为、结果以及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许多刑法法条都体现了这四要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的故意杀人罪为例。该法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从犯罪主体来看,一般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这里的刑事责任年龄和能力是判断一个人是否能够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的标准。 犯罪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犯罪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比如,甲为了报复乙,精心策划并实施了杀害乙的行为,甲的这种心理状态就是故意。 犯罪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这是刑法重点保护的社会关系,任何人的生命都不容非法侵害。 犯罪客观方面则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这种行为可以是作为,比如用刀砍人;也可以是不作为,比如具有救助义务的人故意不救助导致他人死亡。所以,故意杀人罪的法条完全体现了犯罪构成的四要件。 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盗窃罪。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十六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比如,丙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丁的财物,丙的这种心理就是盗窃罪的主观方面。 犯罪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这是社会经济秩序中的重要部分。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秘密窃取是指行为人采取自认为不使财物所有者、保管者发觉的方法,暗中将财物取走。所以,盗窃罪的法条也完整地体现了四要件。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