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和非法集资哪个罪名更重?


要判断诈骗和非法集资哪个罪名更重,需要先分别了解这两个罪名的法律定义以及量刑标准。 诈骗,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欺骗手段让他人产生错误认识,进而处分财产的行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诈骗罪的量刑根据诈骗金额和情节严重程度而定。一般来说,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非法集资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罪名,它主要涉及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而集资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集资诈骗罪的量刑相对更重,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由此可见,不能简单地说诈骗和非法集资哪个罪名更重。如果是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相比,在同等数额和情节下,诈骗罪的量刑可能相对重一些。但如果是诈骗罪和集资诈骗罪相比,两者都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且集资诈骗罪是针对不特定多数人的非法集资行为,社会危害性更大,所以集资诈骗罪的量刑通常会比诈骗罪更重。总体而言,具体罪名的轻重需要结合实际的犯罪情节、涉案金额等多方面因素来综合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