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法律为财产损害赔偿提供了依据?


在我国,有不少法律为财产损害赔偿提供了依据。 首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民事领域非常重要的法律。其中第二百三十七条规定了物权复原请求权,简单来说,要是不动产或者动产被毁损了,那么拥有这个财物的权利人就可以要求对方修理、重新制作、更换或者让财物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比如有人把你的家具弄坏了,你就有权要求他修好。第二百三十八条规定了物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就是当物权被侵害,导致权利人有损失时,权利人可以要求损害赔偿,也能要求对方承担其他民事责任。第一千一百六十四条明确了侵权责任编的调整范围,主要调整因侵害民事权益产生的各种民事关系。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了过错责任原则,如果一个人因为自己的过错,侵害了别人的民事权益还造成了损害,那他就得承担侵权责任。要是法律规定能推定这个人有过错,而他又没办法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同样得承担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也涉及财产损害赔偿。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先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赔偿。要是赔偿后还有不足的部分,在机动车之间发生事故时,有过错的一方要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要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就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这个法律在交通事故造成财产损害时发挥着关键作用。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对具体法律问题的有关司法解释,在财产损害赔偿案件中也很重要。这些司法解释可以在判决时直接引用,帮助法官更准确地审理案件,统一司法裁判标准,保障大家的合法权益。 相关概念: 物权复原请求权:是指物权人的物被他人侵害致毁损时,物权人享有的请求修理、重作、更换或恢复原状的权利。 物权损害赔偿请求权:指物权受到侵害使权利人遭受损害时,权利人享有的请求损害赔偿或承担其他民事责任的权利。 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存在过错,并且因为这个过错侵害他人权益造成损害,就需要承担侵权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