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租赁合同是无效的?


在日常生活中,租赁合同是一种常见的合同类型。但并不是所有的租赁合同都是有效的,下面就为您详细介绍哪些租赁合同是无效的。 首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租赁合同是无效的。简单来说,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就是不能辨认自己行为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人,比如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所以,如果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了租赁合同,这个合同从一开始就是没有法律效力的。 其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租赁合同也无效。这就是说,双方表面上签订了租赁合同,但实际上并不是真的要达成租赁的目的,可能是为了其他不正当的理由。比如为了逃避债务而虚假签订一个租赁合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再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租赁合同无效。法律和行政法规有很多强制性的规定,这些规定是必须要遵守的。例如,租赁的房屋是未经合法规划、建设的违章建筑,这样的租赁合同就因为违反了相关的建筑法规而无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另外,违背公序良俗的租赁合同同样无效。公序良俗就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是社会基本的道德和伦理要求。如果租赁合同的内容违背了这些,那就是无效的。比如租赁房屋用于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二款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最后,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租赁合同无效。也就是说,双方为了自己的利益,互相勾结起来签订租赁合同,从而损害了其他人的合法权益。像房东和租客恶意串通,以低价出租房屋,损害了房屋共有人的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总之,在签订租赁合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合同是否存在上述无效的情形,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