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借贷合同不受法律保护?


在借贷活动中,并不是所有的借贷合同都能受到法律的保护。下面为您详细介绍不受法律保护的借贷合同类型。 首先是借贷进行非法活动的合同。如果出借人明知借款人借款是用于赌博、贩毒、走私等非法活动,那么这样的借贷合同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民间借贷合同无效。例如,张三明知李四借钱是为了去赌博,还把钱借给李四,这种情况下他们签订的借贷合同就没有法律效力。 其次,非真实意思表示的借贷合同也不受保护。比如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借贷关系。根据《民法典》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举例来说,王五用威胁的方式逼迫赵六签订借贷合同,赵六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撤销该合同。 再者,企业之间非因生产、经营需要签订的借贷合同。一般情况下,企业之间为了生产、经营需要进行的借贷是被允许的,但如果不是基于此目的,借贷合同可能会被认定无效。这是为了维护金融秩序和市场稳定。 还有,借贷利率超过法律规定上限的部分不受保护。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比如,当前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3%,那么借贷利率超过12%的部分就不受法律保护。 最后,违背公序良俗的借贷合同同样不受法律保护。公序良俗是指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如果借贷合同的内容违反了社会公共利益和道德准则,就不会得到法律的认可。比如,为了资助他人进行违背伦理道德的行为而签订的借贷合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