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项目不授予专利权?


在我国,并非所有的发明创造都能获得专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对不授予专利权的项目有明确规定。 首先,科学发现不能被授予专利权。科学发现是指对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物质、现象、变化过程及其特性和规律的揭示。它只是对已经存在的东西的认识,而不是创造出了新的东西。例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这是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并不是一种可以被授予专利的发明创造。因为专利保护的是人们通过创造性劳动创造出来的新的技术方案或设计,而科学发现本身并没有创造出具体的产品或方法。 其次,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也不授予专利权。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是指人们进行思维、推理、分析、判断等活动的规则和方法,它没有采用技术手段或者利用自然规律,也未解决技术问题和产生技术效果,因而不构成技术方案。比如,数学运算方法、体育比赛规则、游戏规则等。这些规则和方法虽然在人类的智力活动中非常重要,但它们不具备专利所要求的技术特征,所以不能获得专利保护。 再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同样不授予专利权。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是以有生命的人体或者动物体为直接实施对象,进行识别、确定或消除病因或病灶的过程。考虑到人道主义和社会伦理等因素,这类方法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健康,不能为少数人所垄断。例如,中医的针灸疗法、西医的手术治疗方法等,都不能被授予专利权。不过,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医疗器械等产品,如果符合专利授予条件,是可以获得专利权的。 此外,动物和植物品种也不授予专利权,但动物和植物品种的生产方法,可以依照专利法的规定授予专利权。这是因为动物和植物品种是自然生长的产物,不是人类完全创造出来的。但是,如果是通过人工培育、基因编辑等特定的生产方法得到的动物和植物品种,这些生产方法具有创造性和新颖性等专利特征时,是可以获得专利保护的。 最后,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也不授予专利权。原子核变换方法是指通过核裂变、核聚变等方式改变原子核的结构,从而获得新的物质。由于原子核变换方法涉及到国家的国防安全、公共安全以及核资源的管理等重大问题,所以不给予专利保护。同时,对这类物质的生产、使用等都受到国家严格的管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