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房地产纠纷不能申请仲裁?


在房地产交易和使用过程中,并非所有的纠纷都能通过仲裁来解决。下面为您详细介绍不能申请仲裁的房地产纠纷情形。首先,涉及房地产的行政纠纷不能申请仲裁。行政纠纷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就房地产方面作出的行政行为不服而产生的争议。比如,房地产管理部门对开发商的违规建设行为进行行政处罚,开发商对此处罚不服,这就属于行政纠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规定,仲裁适用于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而行政纠纷中双方主体地位不平等,一方是行政机关,另一方是行政相对人,所以这类纠纷不能通过仲裁解决,通常需要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方式来处理。其次,涉及房地产的权属争议也一般不能仲裁。房地产权属争议是指关于房屋所有权、土地使用权等归属问题产生的纠纷。例如,家庭成员之间对祖传房产的所有权归属存在分歧。这类纠纷往往涉及复杂的身份关系和历史因素,其解决更依赖于对相关事实的查明和法律规定的适用,而仲裁主要侧重于解决合同和财产权益纠纷,所以通常不适合通过仲裁来处理权属争议,一般会通过民事诉讼由法院进行判决。再者,与人身有关的房地产纠纷不能申请仲裁。比如,在房屋继承过程中,因继承人的身份和继承权的行使等与人身关系密切相关的纠纷。因为仲裁主要解决的是财产权益方面的问题,而人身关系具有特殊性和不可仲裁性,所以这类纠纷通常也需要通过民事诉讼的途径,由法院依据相关的继承法等法律规定来进行裁决。此外,如果纠纷当事人在事先或事后没有达成仲裁协议,也不能申请仲裁。仲裁是基于当事人的自愿选择,只有双方都同意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处理,并签订了有效的仲裁协议,仲裁机构才会受理该纠纷。如果没有仲裁协议,一方单方面申请仲裁,仲裁机构将不予受理,当事人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等其他方式来解决纠纷。总之,了解哪些房地产纠纷不能申请仲裁,有助于当事人正确选择合适的纠纷解决途径,以更高效、合理地解决问题,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