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庭审长最建议去的三个阶段是哪些?
我最近涉及一个案子要立案开庭,听说庭审长会建议当事人在某些阶段特别关注或参与,我不太清楚具体是哪三个阶段。我希望了解这些阶段,以便能更好地应对庭审,维护自己的权益,所以想问问这三个阶段到底是啥。
展开


在立案庭审中,庭审长通常会建议当事人重点关注以下三个重要阶段。 首先是法庭调查阶段。这一阶段就像是一场信息收集会,双方当事人需要向法庭提交与案件相关的各种证据,比如合同、借条、聊天记录等。法官会在这个阶段查明案件的基本事实,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在这个阶段,当事人要清晰、准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和证据,让法官能够全面了解案件情况。如果证据不足或者陈述不清,可能会对自己的诉求产生不利影响。 其次是法庭辩论阶段。这是双方当事人表达自己观点、反驳对方观点的重要时刻。就好比一场辩论赛,双方可以围绕案件的事实、法律适用等问题展开激烈的辩论。当事人可以引用相关的法律法规,说明自己的主张为什么合理合法,对方的观点为什么存在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法庭辩论按照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互相辩论的顺序进行。通过充分的辩论,法官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双方的争议焦点,从而做出更公正的判决。 最后是最后陈述阶段。这是当事人在庭审结束前的最后一次发言机会,就像是给法官的一份总结陈词。当事人可以简要概括自己的诉求和观点,再次强调自己希望法庭支持的事项。虽然最后陈述的内容相对简洁,但却非常重要,它可以让法官在做出判决前再次明确当事人的核心诉求。根据法律程序,这是庭审的必经环节,当事人要好好把握这个机会,清晰、诚恳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