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权的行使是否贯穿诉讼全过程?

我最近参与了一个民事诉讼,在不同阶段都想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辩论。我不太清楚辩论权是不是在整个诉讼过程中都能行使,比如立案阶段、审理阶段、执行阶段等,所以想了解一下辩论权的行使是否贯穿诉讼全过程。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辩论权是指当事人在民事诉讼活动中,有权就案件所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进行辩论,各自陈述自己的主张和根据,互相进行反驳与答辩,从而查明案件事实,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当事人有权进行辩论。”这里所说的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其实就意味着辩论权的行使贯穿于民事诉讼的全过程。


在诉讼的不同阶段,辩论权都有着重要的体现。首先是在一审程序中,立案之后到开庭审理之前,当事人可以通过提交书面的起诉状和答辩状来行使辩论权。起诉状是原告向法院陈述自己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答辩状则是被告针对原告的主张进行反驳和辩解。


在开庭审理阶段,这是辩论权行使最为集中的环节。当事人可以在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阶段,就案件的事实、证据、法律适用等问题进行面对面的口头辩论。双方可以对证人进行询问,对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进行质证,通过激烈的辩论来让法官查明案件的真相。


除了一审程序,在二审程序中,当事人同样享有辩论权。二审可能是书面审理,也可能开庭审理。在书面审理中,当事人可以通过提交上诉状和答辩状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是开庭审理,那和一审的开庭辩论类似,当事人可以充分阐述自己的理由,对一审的判决进行评判和辩论。


甚至在审判监督程序中,也就是再审程序,当事人依然可以行使辩论权。再审是对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进行重新审理,当事人可以就原判决、裁定存在的问题进行辩论,争取改变原有的判决结果。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辩论权贯穿诉讼全过程,但在执行阶段,辩论权的行使相对比较有限。执行阶段主要是实现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义务,重点在于如何采取执行措施来保障权利人的权益,一般不涉及对案件实体问题的再次辩论。但如果当事人对执行行为本身存在异议,比如认为执行法院的执行措施违法等,也可以通过法定的程序提出异议并进行辩论。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

当事人的辩论意见在诉讼权利处分中是怎样的?

我在一场诉讼里,不知道自己发表的辩论意见和诉讼权利的处分有啥关系。我很想弄清楚,辩论意见是不是会影响我对诉讼权利的处理?在表达辩论意见时,我要注意些什么才能保障自己的诉讼权利?

一审、二审、终审后还能行使抗诉权利吗?

我最近经历了一场官司,已经走到了终审阶段,但我觉得判决有问题。我想知道在一审、二审、终审之后,我还有没有抗诉的权利?如果有,该怎么去行使这个权利?希望能详细了解一下相关情况。

管辖权异议是否适用于法庭?

我最近涉及一个诉讼案件,现在案子已经在法庭审理阶段了。但我心里一直存疑,觉得这个法庭好像对我的案子没有管辖权。我就想知道,在这种已经到法庭审理的情况下,我还能不能提出管辖权异议呀?

民事诉讼的提审具体是如何规定的?

我最近参与了一个民事诉讼案件,现在案子已经有了判决结果,但我总感觉判决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我想了解下民事诉讼中提审的具体规定,比如哪些主体有权提审,提审的程序又是怎样的。

法官行使释明权的原则有哪些

最近在研究一些法律案例,对法官行使释明权这方面不太明白。想具体了解下法官在行使释明权的时候,都要遵循哪些原则呢?希望能得到详细专业的解答,好让我更深入理解这一法律规定在实际中的运用。

民事诉讼流程中举证答辩证据交换的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我最近要打一场民事官司,对举证答辩和证据交换的期限不太清楚。不知道这个期限是怎么确定的,是由法院指定还是双方可以商量,心里很没底。想详细了解一下在民事诉讼里,举证、答辩以及证据交换的期限具体规定是怎样的,好提前做好准备。

开庭后提管辖权异议程序违法吗?

我最近参与了一个诉讼案件,已经开庭了,但后来发现受理这个案件的法院可能并不具备管辖权。我现在不确定在开庭之后再提出管辖权异议这种做法是否符合法律程序,想了解一下具体的法律规定和相关情况。

民事诉讼立案时必须提交证据吗?

我最近准备打一个民事诉讼官司,想知道立案的时候是不是一定要提交证据。如果不提交会不会影响立案,或者后续会有什么影响,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有哪些权利?

我涉及到一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案子,不太清楚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具体有哪些权利。比如在诉讼过程中能不能请代理人,能不能要求回避之类的,想了解下相关具体的权利内容。

民事诉讼被告不出庭还需要进行法庭辩论吗?

我作为原告打了一场民事诉讼,被告在开庭的时候没有出庭。我不太清楚这种情况下法庭辩论环节是否还会进行。想了解一下,从法律规定上来说,被告不出庭,法庭辩论还需不需要开展呢?

自诉案件中双方的权利义务分别是什么?

我最近涉及到一个自诉案件,不太清楚自己作为一方当事人具体有哪些权利和义务。比如在诉讼过程中我能做什么,又必须做什么。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让我心里有数,更好地应对这个案件。

庭后可以补交证据材料和陈述意见吗

我最近打官司,庭审已经结束了。但我突然发现有一些对自己很重要的证据当时没提交,还有一些意见在庭上也没说全。我就想知道,现在这种情况,我还能不能补交证据材料以及陈述意见啊,想了解下这方面具体的规定。

民事大案最狠的三个阶段是什么?

我最近卷入了一起民事大案,心里特别没底。想知道在整个民事大案的处理过程中,哪三个阶段是最关键、最有影响力的呢?我好提前做好应对准备,避免在这些阶段吃亏。

进行民事诉讼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最近打算进行民事诉讼,心里有点没底。不太清楚整个过程中都有哪些方面需要重点留意,比如从一开始准备起诉,到后面开庭审理等各个环节,担心因为自己不懂而出现失误,想了解具体要注意些什么。

二审法院在哪些情况下可以进行调解?

我最近涉及一个上诉案件,现在到二审阶段了。我不太清楚在二审中法院具体在什么情况下会进行调解,担心自己的权益受影响,想了解下相关具体情况,比如有哪些常见情形等。

民事案件中各种期限是怎样规定的?

最近在处理一些民事方面的事情,涉及到各种期限问题,感觉特别复杂。像什么时候该申请财产保全、立案需要多久、答辩期是多长等等,都不太清楚。想具体了解一下在民事案件里,这些不同事项的期限分别是怎么规定的 。

庭审中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马上要参加庭审了,心里特别没底。对在庭审过程中自己到底有哪些权利能维护自身权益,又有哪些必须要履行的义务不太清楚。想具体了解下相关内容,好提前做准备,让庭审能顺利进行 。

第二审程序适用于民事诉讼中吗

我最近打了一场民事官司,对一审判决不太满意,所以想了解一下能不能通过第二审程序来解决。想知道第二审程序在民事诉讼里到底能不能用,要是能用的话具体是怎么个流程,希望能得到详细的解答。

如何维护行政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

我参与了一场行政诉讼,很担心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比如在证据收集、庭审发言等方面,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想了解具体有哪些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判决书没有陈述原告答辩意见是否合法?

我最近收到了一份判决书,发现里面没有陈述我的答辩意见。我是原告,在庭审的时候明明很认真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理由。我就想知道,法院这样做出的判决书,没有写我的答辩意见,这在法律上是合法的吗?我该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