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法官行使释明权的原则有哪些

最近在研究一些法律案例,对法官行使释明权这方面不太明白。想具体了解下法官在行使释明权的时候,都要遵循哪些原则呢?希望能得到详细专业的解答,好让我更深入理解这一法律规定在实际中的运用。
展开 view-more
  • #法官释明
  • #公正原则
  • #平衡原则
  • #有限介入
  • #法定原则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法官行使释明权需遵循多个重要原则。 首先是公正原则。这一原则对法官恰当行使释明权提出了形式要求,包含公开和中立两项基本要求。一方面,法官行使释明权应当在当事人各方均在场时进行,这样做可以避免对方当事人产生合理怀疑。比如在庭审过程中,如果法官要对某一问题进行释明,就应该确保所有当事人都在场听取。另一方面,法官应以引导、启发、提示等方式来释明,适当提醒当事人,而不能直接告知,防止当事人误解法官的中立立场。 其次是平衡原则。释明权行使的主要目的是平衡对抗双方的诉讼能力。在实际诉讼中,双方当事人的诉讼能力可能存在差异,法官释明就应当有所侧重,对诉讼能力较弱的当事人适当倾斜。例如,有的当事人可能文化水平不高,对法律程序和举证规则不太清楚,法官就需要给予更多的引导和提示,帮助其正确地举证、抗辩,以此确保诉讼顺利开展以及涉案事实能够查明。 再者是有限介入原则。法官行使释明权时,不能侵犯当事人包括处分权在内的诉讼权利,不能强令当事人按照法官的意志参与诉讼。即便法官依法进行了释明,当事人也不一定要完全按照法官释明的内容来改变自己的主张或陈述。也就是说,法官履行释明义务只是一种单方行为。 另外还有法定原则。法官释明既是法律赋予法官的一项权利,也是一项义务。法官在诉讼过程中,需要积极、全面、正确地履行这一职责。法定原则要求法官遇到应当释明的情形时,就必须进行释明。 相关概念: 释明权:是指在当事人的主张不正确、有矛盾,或者不清楚、不充分,或者当事人误以为自己提出的证据已经足够时,法官依据职权向当事人提出关于事实及法律上的质问或指示,让当事人把不正确和有矛盾的主张予以排除,把不清楚的主张予以澄清,把不充足的证据予以补充的权能。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