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确权是哪一年?


土地确权是指对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的确认、确定,是依照法律、政策的规定确定某一范围内的土地(或称一宗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的隶属关系和他项权利的内容。 在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是土地确权的重要内容。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此后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进。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要求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按照这个部署,从2014年开始,全国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到2018年底,这项工作基本完成。这意味着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在这一阶段完成了确权。 不过,土地确权是一个持续的工作,不同类型的土地确权时间也有所不同。例如,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也在推进中。2020年5月,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加快推进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确保2020年底基本完成。 另外,国有土地的确权工作也是根据不同时期的政策和需求逐步开展的。对于国有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土地确权和登记做出了规定。根据该法规定,国家依法实行土地登记发证制度,依法登记的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总之,土地确权工作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不同类型的土地确权时间有所差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主要集中在2014 - 2018年,而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在2020年底基本完成。如果您想了解具体某块土地的确权情况,建议咨询当地的自然资源管理部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