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不属于法定继承人?
我在处理家里的遗产继承问题,想搞清楚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我知道有第一、第二顺序继承人,但不确定除此之外还有哪些人不属法定继承人。比如我有个远方表亲,平时也有来往,他算法定继承人吗?我就想详细了解下不属法定继承人的具体是哪些人。
展开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法定继承是指按照法律规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来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一种方式。要弄清楚哪些人不属于法定继承人,首先得明确法定继承人的范围。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这里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除了上述这些属于法定继承人范围的人员之外,其他人员一般不属于法定继承人。比如,叔伯、姑舅、侄子女、外甥外甥女等,通常情况下他们不具备法定继承人的身份。再比如,朋友、邻居等与被继承人没有特定亲属关系的人,也不在法定继承人之列。不过,如果被继承人通过订立遗嘱的方式,将自己的遗产赠与这些非法定继承人,这就属于遗赠行为了,受遗赠人可以按照遗嘱获得相应的遗产。但在法定继承的框架下,他们是不能直接继承遗产的。总之,法定继承人有明确的法律界定,不在这个范围内的人就不属于法定继承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