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立法及司法解释中哪些人不能担任辩护人?

我最近涉及一个法律案件,想找个辩护人帮我处理,但不太清楚在立法和相关司法解释里,哪些人是不能担任辩护人的。我担心找错人,到时候耽误我的案子,所以想了解下具体的规定。
展开 view-more
  • #辩护人资格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体系中,辩护人是指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或法院指定,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辩护权,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人。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担任辩护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这很好理解,正在服刑或者被限制自由的人,连自己的行动都受限,根本没办法正常去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有效的辩护服务。比如一个人因为犯罪正在监狱服刑,他就没有条件去收集证据、与当事人沟通等。 同时,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也不能担任辩护人。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可能无法正确理解辩护工作的性质和要求,不能独立地进行辩护活动。比如未成年人或者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无法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人,他们在认知和行为能力上存在缺陷,无法胜任辩护工作。 此外,虽然法律规定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但如果这些人是现职的公安、检察、法院等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一般情况下也不允许担任辩护人,除非是被告人的近亲属或者监护人。这是为了保证司法的公正性和独立性,避免可能出现的利益冲突和不当影响。 还有,外国人或者无国籍人也不能担任辩护人,除非他们是被告人的近亲属或者监护人。这主要是考虑到语言、文化、法律体系等方面的差异,可能会对辩护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