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房子公证后产权归谁?
我和伴侣婚后买了套房子,去做了公证,但不清楚公证后这房子产权到底归谁。我想知道从法律角度,婚后房子经过公证,产权归属是如何确定的,是按公证内容,还是有其他规定呢?
展开


婚后房子公证后产权的归属问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以及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 首先,我们要明白房产公证是指公证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与房产有关的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对于婚后房产进行公证,通常是夫妻双方对于房产的归属、份额等事项作出约定并进行公证。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如果婚后房子公证内容是明确该房产归夫妻一方所有,那么公证后产权就归这一方个人。比如夫妻双方在公证中约定,婚后购买的某套房产仅归丈夫一人所有,那么该房产的产权就属于丈夫。 要是公证约定房产为夫妻共同共有,那么夫妻双方对该房产共同享有产权。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对于房产的权利是平等的,未经对方同意,任何一方不能擅自处置该房产。 另外,如果公证对房产的份额作出了约定,比如夫妻约定房产中一方占70%,另一方占30%,那么双方就按照这个约定的份额来享有产权。当涉及房产的买卖、抵押等处分行为时,需要按照各自的份额来进行决策和处理。 总之,婚后房子公证后产权的归属以公证的具体内容为准,只要该公证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就会受到法律的保护。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