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伙诈骗投案自首的从犯会从轻判刑吗?


在团伙诈骗案件中,投案自首的从犯通常是会从轻判刑的。下面为你详细解释相关法律知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从犯”这个概念。在犯罪团伙里,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人。比如在团伙诈骗中,有的人负责出谋划策,有的人负责直接实施诈骗行为,而从犯可能只是帮忙打打下手,传递一些信息,或者提供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其作用相对主犯来说比较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这是因为从犯的社会危害性相对主犯较小,所以法律给予了相对较轻的处罚原则。 接着说“投案自首”。投案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简单来讲,就是犯罪的人主动向有关部门承认自己做了坏事,并且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说出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投案自首体现了犯罪嫌疑人对自己行为的认识和悔悟,同时也节省了司法机关侦破案件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法律会给予一定的从轻处罚。 当从犯投案自首时,这两个从轻处罚的情节叠加在一起。司法机关在量刑时,会综合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包括诈骗的金额、造成的后果、从犯在犯罪中具体起到的作用大小等因素,然后依据法律规定,对投案自首的从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例如,如果一个团伙诈骗了大量钱财,但其中的从犯主动投案自首,如实交代了自己参与的部分,那么法院在判决时,会充分考虑从犯的自首情节和其在犯罪中的次要作用,给予相对较轻的刑罚。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法律有从轻处罚的规定,但并不是说只要是从犯投案自首就一定会大幅度减轻刑罚。具体的量刑还是要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来判断。司法机关会根据法律的规定和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出合理的判决。所以,如果你参与了团伙诈骗并且有投案自首的想法,应该尽快行动,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争取法律的宽大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