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间费收几个点合理?


在法律领域,居间费是指居间人向委托人提供媒介服务,促成委托人与第三方进行交易后,委托人向居间人支付的报酬。简单来说,就是中间人因为促成了业务而获得的费用。 目前,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居间费具体应该收取几个点才合理。居间费用的多少主要是由居间人和委托人双方根据具体的业务情况,通过协商来确定,并在居间合同中明确约定。这种约定遵循的是意思自治原则,也就是只要双方都同意,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那么这个约定就是有效的。 不过,虽然法律没有统一标准,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同行业的居间费比例通常会有一个大致的范围。比如在房地产行业,居间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介费)一般在房屋成交价的1% - 3%左右;在工程项目领域,居间费可能在项目金额的2% - 5%之间。但这些都只是常见的比例,具体的数额还是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一条规定:“中介合同是中介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这就从法律层面肯定了居间合同和居间费的合法性。第九百六十三条规定:“中介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委托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报酬。对中介人的报酬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根据中介人的劳务合理确定。因中介人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而促成合同成立的,由该合同的当事人平均负担中介人的报酬。中介人促成合同成立的,中介活动的费用,由中介人负担。”这说明如果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居间费,就需要根据居间人的劳务等因素合理确定报酬。 所以,当确定居间费的比例时,双方可以参考行业惯例,同时考虑居间人所付出的时间、精力、资源以及居间事项的难易程度等因素,通过友好协商达成一致,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下来,这样可以避免日后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