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终审宣判后被告会马上被送监吗?
我有个朋友涉及刑事案件,案子终审宣判了。我不太清楚法律流程,想知道终审宣判之后,被告是会马上就被送到监狱里去吗?还是说会有其他的程序和安排呢?
展开


在刑事案件中,终审宣判后被告并非一定会马上被送监,这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首先,我们要了解“终审宣判”的含义。终审是指法院对案件的最后一级审判,在中国,一般实行两审终审制,二审判决或最高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就是终审判决。终审宣判意味着整个审判程序基本结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的时候,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在判决生效后十日以内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也就是说,判决生效是送监执行的一个重要前提。 那么,什么时候判决才生效呢?对于终审判决,通常宣判后即发生法律效力。但如果是判处死刑、死缓的案件,即使是终审判决,还需要经过死刑复核程序,复核通过后判决才最终生效。 另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会影响送监时间。比如被告患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或者是怀孕、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以暂予监外执行。这时候被告就不会马上被送监,而是在监外执行刑罚。 同时,送监还需要一定的手续和流程。人民法院要将执行通知书、判决书等法律文书送达羁押该罪犯的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应当自收到执行通知书、判决书之日起一个月内将该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出现法律文书不齐全、错误等问题,也可能导致送监时间延迟。 综上所述,刑事案件终审宣判后,被告不一定马上被送监,要综合考虑判决是否生效、被告身体状况以及相关手续办理等多方面因素。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