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拘留后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吗?


肇事逃逸拘留后是否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需要依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肇事逃逸。肇事逃逸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这是一种严重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不仅可能会加重事故的后果,也极大地破坏了正常的交通秩序和社会公序良俗。 接下来分析拘留的性质。在肇事逃逸的情况下,拘留可能是行政拘留,也可能是刑事拘留。行政拘留通常是一种行政处罚,适用于情节相对较轻、不构成犯罪的肇事逃逸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如果只是受到了行政拘留,一般意味着逃逸行为没有达到刑事犯罪的标准。但这并不绝对,如果后续发现逃逸行为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后果,符合刑事犯罪的构成要件,依然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而刑事拘留则不同,它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表明肇事逃逸行为可能已经涉嫌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也就是说,如果肇事逃逸导致了他人重伤、死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即使已经被拘留,后续必然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判断肇事逃逸拘留后是否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关键在于逃逸行为是否符合刑法规定的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如果逃逸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仅受到行政拘留,通常不会再被追究刑事责任;但如果逃逸行为造成了严重后果,涉嫌交通肇事罪,那么即使已经被拘留,也会面临刑事诉讼和相应的刑事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