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调解书中的调解协议会得到法院支持吗
出了交通事故后,和对方在交警主持下达成了调解协议。但现在担心万一对方不遵守,到法院打官司的话,这个调解协议法院到底认不认、会不会支持啊,想了解下这方面具体情况。
展开


交通事故调解书中的调解协议,法院有可能支持,但需要满足一定条件。 首先,要明白调解协议的性质。它类似一份民事合同,一旦签订,双方就应当按照约定来履行。比如在交通事故中,双方就赔偿等事项达成协议,就相当于彼此做出了承诺。 从法律依据来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指出,具备以下条件的调解协议有效:一是当事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这意味着签协议的人得是能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成年人;二是意思表示真实,也就是签协议时是真心实意、自愿的,不存在被欺骗、胁迫等情况;三是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社会公共利益,比如不能通过协议去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利益,也不能违反法律的强制要求。 不过,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会导致调解协议无效或不被法院支持。例如,如果协议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利益;表面合法实际暗藏违法目的;危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那么这样的协议是无效的。另外,如果是被人民调解委员会强迫签订的协议,同样无效。 当满足有效条件时,调解协议在法院审理相关案件时会被作为重要证据看待,法院大概率会支持按照协议履行。但如果存在上述无效情形,法院就可能不认可该协议 。 相关概念: 民事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指自然人能够通过自己独立的行为进行民事活动,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意思表示真实:即表意人表示于外部的意思与其内心真实意思一致。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