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犯在缓刑期间擅自外出他省是否会被收监执行?
我是一名缓刑犯,在缓刑期间因为一些个人原因,没经过批准就去了外省。现在心里很慌,不知道这种擅自外出他省的行为会不会导致我被收监执行,想了解下相关法律规定。
展开


缓刑是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刑罚的制度。简单来说,就是给罪犯一个考验期,在这个期间表现好,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五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而缓刑犯在缓刑期间擅自外出他省,明显违反了“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这一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第二十八条也规定了,社区矫正对象违反法律法规或者监督管理规定的,应当视情节依法给予训诫、警告、提请公安机关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或者依法提请撤销缓刑、假释、对暂予监外执行的收监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二十五条明确,缓刑、假释的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同级司法行政机关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销缓刑、假释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之日起一个月内依法作出裁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未经批准,情节严重的。这里的“情节严重”通常会综合考虑外出时间长短、是否造成不良后果等因素。 所以,缓刑犯在缓刑期间擅自外出他省是有可能被收监执行的。如果只是偶尔一次,且外出时间较短、未造成严重后果,可能会被给予训诫、警告等处罚;但如果多次擅自外出他省,或者外出时间较长、造成了一定不良影响等情节严重的情况,司法行政机关就可能会向法院提出撤销缓刑的建议,法院裁定撤销缓刑后,罪犯就会被收监执行原判刑罚。因此,缓刑犯在缓刑期间一定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