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审案件只要立案就会审理吗?
我有个案子申请再审已经立案了,本来挺高兴的,觉得有希望了。但朋友说立案了也不一定会审理,我心里一下子没底了。我就想知道,再审案件是不是只要立了案就肯定会审理呀?这事儿对我特别重要,关系到我的权益呢。
展开


再审案件立案并不意味着必然会进入审理程序。下面为您详细解释。 首先,咱们来了解一下再审立案和再审审理的概念。再审立案是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再审申请进行初步审查,认为符合一定的形式要件后,决定对该申请予以受理并登记的程序。而再审审理则是法院对案件进行全面、实质的审查,判断原审判决、裁定是否存在错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法院在收到再审申请后,会对申请进行审查。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是否符合再审的法定事由等。如果法院经过审查,发现再审申请不符合法定条件,即使已经立案,也可能裁定驳回再审申请,而不会进入再审审理程序。 例如,在某些情况下,虽然当事人申请再审并立了案,但经过审查发现,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审判程序合法,不存在《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再审事由,那么法院就不会对该案件进行再审审理。 此外,在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也有类似的规定。在刑事诉讼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申诉符合一定情形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但法院同样会对申诉进行审查,并非立案就必然审理。在行政诉讼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法院要对再审事由进行审查。 所以,再审案件立案只是启动再审程序的第一步,并不等同于一定会进行审理。法院会根据具体的审查情况,决定是否对案件进行再审审理。当事人在申请再审时,要确保提供充分的证据和合理的理由,以增加再审审理的可能性。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