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致一人死亡是否会被通缉?


在探讨交通肇事致一人死亡是否会被通缉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明确交通肇事罪的定义和相关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致一人死亡,如果肇事者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就构成了交通肇事罪。 接下来,我们分析通缉的条件。通缉是指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通令缉拿应当逮捕而在逃的犯罪嫌疑人归案的一种侦查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机关可以发布通缉令,采取有效措施,追捕归案。 那么,交通肇事致一人死亡后,什么情况下会被通缉呢?如果肇事者构成交通肇事罪,并且在案发后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处于在逃状态,公安机关就会对其进行通缉。例如,肇事者在撞人致死后,没有停车救助伤者、保护现场并等待交警处理,而是直接驾车逃离现场,这种行为就属于逃逸。一旦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确定肇事者的犯罪事实和身份信息,而肇事者又下落不明,符合通缉条件,就会发布通缉令。 但是,如果肇事者在事故发生后,积极履行救助义务,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即使造成一人死亡的后果,也不会被通缉。因为此时肇事者并没有逃避法律追究,不符合通缉的条件。 综上所述,交通肇事致一人死亡本身并不必然导致被通缉,关键在于肇事者是否有逃避法律追究的逃跑行为。如果构成犯罪且逃逸,就很可能面临被通缉的后果;若积极承担责任,则不会被通缉。所以,在发生交通肇事后,正确的做法是立即停车,保护现场,积极救助伤者,并配合警方的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