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途中被狗撞伤,没有报警能否认定工伤?


在探讨下班途中被狗撞伤且没有报警能否认定工伤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工伤认定的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该条款所规定的是“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而被狗撞伤并不属于上述事故类型。不过,我们还可以从“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这一宽泛角度来进一步分析。下班途中可以理解为工作时间的合理延伸,但是否能认定为工伤还需要看是否满足其他条件。 对于“上下班途中”,在法律实践中是有明确界定的。它指的是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或者是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又或者是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且在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如果被狗撞伤的地点和时间符合上述“上下班途中”的认定范围,那么就满足了一个前提条件。 接着来说说责任认定的问题。认定工伤通常需要确定伤害的责任归属。一般情况下,报警是确定责任的重要方式,警方会对事故进行调查并出具相关的责任认定书。但没有报警并不意味着就一定不能认定工伤。如果有其他足够的证据能够证明伤害发生的事实以及责任情况,同样可以作为认定的依据。例如,现场有目击证人,他们能够详细描述事故发生的经过;或者有监控视频,清晰地记录了被狗撞伤的场景等。 综合来看,下班途中被狗撞伤,没有报警也是有可能认定工伤的。关键在于是否能提供其他有效的证据来证明伤害发生在合理的上下班途中,以及自己对于伤害的发生没有主要责任。职工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如医院的诊断证明、目击证人的证言、现场监控视频等,然后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查核实,最终作出是否认定为工伤的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