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没有签劳动合同该怎么赔偿?
我在工作时受了工伤,但和单位没签劳动合同。现在不知道该怎么让单位赔偿,也不清楚赔偿的标准和流程是怎样的,担心因为没签合同拿不到应有的赔偿,希望了解具体该怎么做。
展开


首先,即便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只要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在工作中受伤仍可认定为工伤并获得赔偿。事实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虽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劳动力的使用与被使用关系,比如你为单位干活,单位给你发工资等。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在认定工伤时,由于没有劳动合同,需要先确定劳动关系。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来确认劳动关系,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有很多,例如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一旦认定为工伤,赔偿项目通常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护理费、伤残津贴等。具体赔偿标准要根据工伤的伤残等级来确定。例如,一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以此类推。如果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还会有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这两项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所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不影响你获得工伤赔偿,但要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来进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